全球快看点丨红旗渠建设者访谈丨田永昌:我见证了红旗渠修建的整个过程


(相关资料图)

我叫田永昌,今年89岁了。年轻时能够参与修建红旗渠并宣传报道修渠故事,是值得我骄傲一辈子的事情。红旗渠精神永远在我心中。

修建红旗渠时,我是红旗渠总指挥部宣传教育股股长,也是红旗渠工地上的“战地记者”,负责《引漳入林战报》的编稿和校对工作,见证了红旗渠修建的整个过程。

1960年2月10日,林县发布了引漳入林动员令。当时,我还在县城的文教局工作。第二天一早,局领导对我说,各单位都要抽调干部上红旗渠,我年轻力壮,还能写点东西,决定让我去。我当时就表态:艰苦奋斗练自己,渠不修成不还乡。

随即,我卷起铺盖去了红旗渠工地,一干就是11年。白天,我到各个工地采访,采访间隙,我跟民工们一起参与到劳动中,晚上回到住处,便在煤油灯下写材料、编稿件。

《引漳入林战报》主要以宣传修渠中的优秀人物事迹为主,我们通过出战报、树先进的形式鼓励大家的修渠热情。那时候经济困难、条件差,报纸的打印编辑工作都在一个简易搭建的帐篷里进行。

修渠过程中,有一件让我非常骄傲的事:我在红旗渠工地实现了入党心愿。我想入党、盼入党十几年,最终是在红旗渠工地上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在红旗渠通水庆典上,我被评为甲等模范。我内心非常激动,但也明白,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自己,还属于那些为修渠付出宝贵生命的同志们。

渠修成后,我留在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工作,之后又调回县外事办公室,负责接待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的来访工作。我曾先后参与接待过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外宾,大家对红旗渠的评价,除了赞美就是不可思议。

现在我老了,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楚了,但那段渠上的岁月却一直在我心中。红旗渠改变了林州的面貌,也给无数林州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我希望后辈们能够好好学习和传承红旗渠精神,让更多人了解红旗渠的故事。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整理)

关键词: 年轻力壮 编辑工作 战地记者 各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