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观看


(资料图)

村民们高兴地讨论着照片

拍了上万张照片的三兄弟

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好像是从照片里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王莉/文 受访者供图

“哎,笑一笑,看镜头!”农历正月初四,在商丘市虞城县苏庄村村头,拍摄现场人潮涌动,100多位村民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咔嚓!照相机记录下又一张“全村福”。

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幸福时刻的摄影师,正是苏唐诗三兄弟。1988年,大哥苏新诗拍下第一张苏庄村照片,在此后的35年间,兄弟三人的镜头一直在记录村庄的变化,留存村民的笑颜。

2023年春节期间,三兄弟从拍摄的上万张照片里,精心挑选出百余张照片,在村里举办摄影展,摄影展的主角就是苏庄村乡邻。

独特摄影展增稠苏庄村年味儿

受疫情的影响,加之一些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的热闹劲儿就少了些,过去3年里有不少人认为农村年味儿淡了,苏庄村也不例外。可就在刚刚度过的2023年春节期间,苏庄村村民度过了一个“味儿很浓”的新年。

这熙攘热闹的年味儿,来自一场摄影展——“‘大村小爱小片大展’2023年苏家庆大年摄影展”。摄影展主题等都由兄弟三人策划,照片也是他们从一万多张照片里精挑细选的,打印出来后挂在了村头的树上,记录了过往35年间苏庄村的变迁。

苏唐诗坦言,自己和兄弟筹办这样一个特殊的摄影展,目的就是为了让年味儿更浓,“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回到老家后就想策划一个活动,弄一个能吸引大家的事情,让村子里再次热闹起来,让大家都高兴起来。”

摄影展现场,苏庄村村民在一张张照片前徘徊,开着玩笑指认年少的自己,回忆独属于苏庄村人的故事。64岁的苏诗华说:“看到照片里年轻的自己还有家人,很激动很高兴,也很感谢他们的记录,这些照片对于全村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村民苏建对着照片指认道:“这一张是我,2003年过年时,我叔叔回来的时候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当时对于拍照还很害羞,现在看到之后只觉得高兴,很感动。”

苏唐诗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自己和二哥苏红诗都是在大哥的影响下接触并爱上了摄影。大哥苏新诗从事书法艺术工作,二哥苏红诗是一家企业负责人,自己则是一名公安干警,也是一名古建筑摄影师,摄影是兄弟三人的共同爱好。

用相机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故事从1988年的一张合照算起。当时,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苏唐诗一家人从苏庄村搬到县城居住。临行前,老大苏新诗用胶片相机,拍下一张父辈兄弟们的照片。之后的35年里,苏家三兄弟每年都会返回村庄,拍摄了上万张苏庄村的照片,有幼童的笑容,有乡邻的合照,有村庄的变化。

差不多在2001年,苏家有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兄弟三人回到村里之后开始了疯狂地拍拍拍。“村民们非常热情,当时见了谁就给谁拍照。”2009年,三人又在村里给老人们挨个拍照,送幸福照。从2017年开始,每年苏庄村的人都会汇聚在村头,一起拍下全村100多人的大合影。

“照片的力量是生动的持久的,至今我父亲还经常会去翻看那第一张合照,看到当时的模样就感觉非常亲切。”苏唐诗说,如今第一张合照上的人已经故去大半,虽然这张照片称不上是摄影作品,但留下了当年的记忆就已经足够珍贵。

摄影展开幕式上,苏唐诗发表了简短的感言:35年前,我们全村160多人,现在将近230人;原来住的破破烂烂,现在建起了小洋楼;原来有辆破自行车就不错了,现在家家都有小轿车;原来连个压水井都打不起,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

历时35年的100多张照片,将发展进步浓缩进方寸之间,记录下了苏庄村的巨变。第一张合照上的破败小门楼,现在已经变成了精致的小洋楼。

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民苏诗华表示,从这些照片里看到了生活在一点点变好,日子是有奔头的,大家的状态也变得倍儿有精神,这就是有钱了腰杆直起来了。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苏家兄弟镜头里的主角,也逐渐褪去害羞和胆怯,开始用笑容直面镜头,“之前在村里拍摄小孩,很多人会不好意思地跑掉,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他们面对镜头比我还坦然,说得比我都好。”

对于摄影展给村庄带来的热闹,苏庄村村支部朱远涛说,“举办这个摄影展,给全村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今后将借助此类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搞好乡风文明,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河南商报 热闹非凡 回来的时候 兴致勃勃 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