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议!任教13年,三招“制服”捣蛋娃 来看她的“神奇法宝”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资料图】
13年,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短。对张亚萍来说,13年仿佛是弹指一挥间。
过去的13年,是她实现儿时梦想、走上三尺讲台的难忘岁月,更是她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组合成的精彩瞬间合集。这位许昌市建安区建安中学的教师,用担当与奉献,书写青春、挥洒汗水。
张亚萍辅导青年教师 受访者供图
缘起丨“我将来也要做一名化学老师”
说起与“教师”的结缘,要追溯到张亚萍的学生时代。
“我读小学的时候,看到老师把我们一帮‘小顽童’治得服服帖帖,就打心眼里佩服。那会儿就想着,老师真厉害啊!我长大了也要做老师这样的人。”张亚萍说,她的教师梦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等到上初中时,班主任是刚毕业的师范生,和我们年龄相当,经常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再后来上了高中,我们的化学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讲课激情澎湃、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张亚萍回忆,那会儿她就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做一名化学老师。
梦想的力量是持久而绵长的,榜样的力量是向上而积极的。
很早就决定了人生道路、职业选择的张亚萍,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师范学校化学专业,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感悟丨“恒心、耐心和爱心,是我的法宝”
真正走上讲台,尤其是开始担任班主任,张亚萍逐渐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除了要教好课程,她一下子多了许许多多的“孩子”。
“刚刚接手的时候,班上的学生纪律差、成绩差,管理很费劲。”张亚萍说。
但她从来不是一个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在日复一日的“较量”和沟通中,张亚萍找到了制胜的三大法宝。
“一是要有恒心,二是要有耐心,三是饱含爱心。”她总结说。
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张亚萍尽力发现学生的爱好和优点,去接近他们,跟他们交朋友。
开班会从感恩教育入手,对于纪律差的学生,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谈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两个月以后,班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不再有起哄的现象,教室和清洁区有学生自觉打扫,教室里有了朗朗的读书声。
“其实学生们都很聪明,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放在心上。”张亚萍说,“就像我们教育学常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他成为好孩子,他就真的会在关爱中成长为优秀的孩子。”
张亚萍的班上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不听课还爱捣乱,很有鼓动力,批评狠了就板脸子。
但是在接触中,张亚萍发现,其实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只是缺乏耐性。于是,张亚萍特意安排这名学生做班长。
“后来,这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在毕业留言簿上给我写:‘老师,您像细心的姐姐,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包容我,放心吧,我会记得您的教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张亚萍说。
热爱丨用纯粹的付出换来骄人的成绩
走上三尺讲台、选择成为一名教师,是张亚萍从小的梦想。当梦想照进现实,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从未消退。
在教学之余,张亚萍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学习,提升技能,更新教学思想,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
2016年,她将“216”教学理念实践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年,她将“生本教育”与实际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担任化学教研组长期间,张亚萍认真做好分层作业设计,落实“双减”。坚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带大家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
在讨论交流中,老教师从年轻教师的谈话中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年轻教师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教学方法以及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经她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区级、市级赛课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平淡而温暖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使张亚萍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回顾这13年,张亚萍说,她一刻也未曾后悔过,因为她用爱和执着给了她的青春一个最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