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执法重心“下沉” 治理效能“提升”


(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珊珊

“我知道错了,愿意接受处罚……”8月15日,聊起前不久接到济源市轵城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具的罚单,废品收购站老板陶某诚恳地说。

原来,该执法大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内老陶废品收购站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经过前期责令整改,后期调查取证、集体讨论、事先告知等严谨规范的执法程序,该执法大队决定对废品收购站罚款2万元,陶某心服口服,很快交清了罚款。

“以前乡镇没有行政处罚权,对这样的违法行为只能口头劝导。自从去年部分行政处罚权下放后,镇里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旦发现违法现象,我们就能第一时间有效制止。”轵城镇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赵智超说,现在乱倒垃圾、露天焚烧秸秆、违规开采砂石等违法行为都能及时得到整改,社会效果显著。

“看得见的管不住、管得住的看不见”是基层治理的突出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济源从2022年开始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下放改革,依法赋予11个镇60项行政处罚权、5个街道30项行政处罚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镇(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职能从有责无权到权责匹配的质变,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权限下放以来,轵城镇在全省首次以乡镇政府为行政执法主体成功办结了行政处罚案件、第一个运用网络平台办结案件,案卷制作水平在济源名列前茅。”轵城镇副镇长聂佩佩说。

同时,为了让老百姓从情理上接受“鸡毛蒜皮”的违法小事也是“大事”的理念,轵城镇推行“首违不罚”“再违必罚”“信用修复”等制度。面对轻微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先进行劝导警示,给当事人改正的机会,未依法整改的再进行处罚,通过“服务型执法”实现良法善治,让刚性执法规范在基层成功“软着陆”。目前,轵城镇办理的所有行政执法案件,当事人均认同处置结果,实现了零诉讼、零复议、零投诉。

“执法重心‘下沉’,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济源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济源16个镇(街道)已累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700余件,更多矛盾化解在一线,已基本形成“镇(街道)处置小循环、示范区治理大循环”的良性治理格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