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股新军启示录丨上市路上“风光”好
本报记者 王昺南
(相关资料图)
6月30日,东方碳素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瞄准“5年内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目标,河南在资本市场上再获新成果,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60家。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其数量也能侧面反映当地的综合实力。从1993年诞生第一只公众股“豫白鸽”至今,河南资本市场从起步求索向“领军企业聚集地”不断迈进。
资本浪潮拍岸,翻起的是创新浪花,激荡着豫股高质量发展乐章。30年发展,河南本土上市公司经历了一场从“数量”到“质量”的嬗变,越来越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在崛起、在聚集、在跨越。
数据显示,2022年,有20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营收超过100亿元,洛阳钼业和牧原股份的营收均跃过千亿元大关,近七成豫股营收实现增长。
营收规模靠前的河南A股公司几乎都是各领域的龙头。洛阳钼业是世界领先的钨、钴、铌、钼生产商和重要的铜生产商,基本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三;牧原股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龙佰集团钛白粉产能稳居全球前列……
“从这些年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凡是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通过融资支持扩大再生产与科技创新等,大多取得了比较好的回报,特别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影响力,都会因为成为上市公司而得到较大提升。”8月4日,省社科院相关领域专家赵中华说。
“上市后,公司运用募集资金持续扩大金刚石微粉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大对CVD培育钻石及金刚石晶体材料功能化应用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惠丰钻石董事会秘书王坤说。
河南上市公司“高精尖”成色也越来越足。自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我省在北交所上市企业已达12家,全部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当然,所谓“高精尖”并非凭空得来,背后是较高的持续性研发投入。去年上市的豫股新军绝大多数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其中6家增幅超15%。
科技创新“创造”了一批行业明星,它们都有“绝活儿”在手:致欧科技线上销售网络对接200多家供应商、覆盖60多个国家的市场,正通过数字化的加持向着“全球互联网家居领先品牌”的目标奔跑;硅烷科技的核心产品电子级硅烷气最高达到7N级,可以满足目前下游市场对硅烷气质量的所有要求;华兰疫苗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居行业第一。
企业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创新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上。“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赵中华说。
上市公司“质”“量”双升,得益于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企业服务和上市培育工作,尤其是在促进企业上市方面,更是“服务精准、贴身周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表示,从政府角度自上而下对企业上市的认识高度一致,只要有上市计划,各级政府部门都能提供各个环节的相应服务。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加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的培育力度,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全方位贴心服务。同时,为上市后备企业常态化开展银企线上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实行一企一策、梯次培育,助力更多河南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关键词: